刘启屏
在2017年我市隆重举办的首届“十佳作风标兵、十佳敬业标兵、十佳家风标兵”评选活动中,刘启屏老人获得了“十佳家风标兵”称号。
刘启屏,现年85岁,是一位走过大半个世纪的年轻老太太。1964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1992年,她从资兴市农业局退休,至今已整整28年,但她依然关心着家乡的建设。她是资兴历史上第一位女高级农艺师,服务资兴农业基层果树栽培30载,曾获国家、省、市颁发的多项殊荣。她和丈夫谢袁彬共养育了四个儿女:大女儿谢晓燕、大儿子谢晓华、小女谢晓春、小儿谢晓锋。她坚持以中华传统美德为指导,把“正直做人、踏实做事、勤奋好学、报效国家”作为家风传承,建设起一个高素质的文化家庭。在家风建设中,坚持身教重于言教,即父母要求子女做到的,一定要自己先做到。
作为父母,好给儿女们树立的第一个榜样行为就是:永远跟党走,全心全意为家乡、为人民服务。
她这一辈子爱党爱人民,对家乡怀一颗赤子心,为百姓俯首甘为孺子牛。大学毕业不选择留大城市,却立志用知识建设家乡;有多次跳槽改行机会,却选择留下服务资兴农业;拥有一流的柑桔种植技术,没有自己发家致富,而是选择传道授业,帮农民致富。为资兴农业经济发展她倾注了毕生心血,特别是东江库区果树的规划与建设,她赢得百姓高度赞誉。1983年,她作为湖南科技界的杰出代表出席全国第五届妇女代表大会,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同样,一直默默支持她工作的丈夫谢袁彬,也是一位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他生前是资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前身叫计量局)的创始人、负责人,处事公正、群众口碑很好。两们老人的行为、品格,也深深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老大、老二从事救死扶伤的医生工作,都是优秀共产党员,做到了医者仁心,大女儿还荣获广州市“羊城最美党员医生”的光荣称号,小女儿是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还是一位学生心中“希望以后能教他们的孩子、孙子”的省级名师,桃李满天下。小儿子从事银行工作,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母亲,她为儿女树立的第二个榜样行为就是:勤奋好学,争创一流技术,为家乡建设,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她的毕生精力。
改变家乡、造福家乡除了决心与汗水,还要靠科技进步。为此,在以往艰苦的岁月里,她仍坚持科学实验,10多项关于柑橘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省、市各级奖励。“活到老,学到老”,她退休后,仍坚持每天看书读报,还参加了广州老年大学的电脑班、摄影班等。近几年,在儿女帮助下,她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感悟撰写成两本回忆录:《平凡人生路》和《平凡就是幸福》,共计20余万字,亲自电脑打印、编辑、校对,印发近千册,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馈赠儿孙、亲友和社会,令读者受益匪浅。
她自强不息的精神也鼓舞着儿孙们主动学习、创新技术、回报社会。四个儿女中,2个医学博士,1个教育硕士,1个金融本科。如今,尽管儿女们均已过不惑之年,不再年轻,但他们及他们的家庭成员都在各自岗位上,坚持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大女儿和大儿子的医疗科研团队,研发的“肝癌消融治疗研究”获0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广东省医学科技一等奖,挽救和延长了许多肝癌患者的生命。2016年10月29日,大女儿晓燕和大儿子晓华率领医疗团队与资兴市立医院结对进行免费医疗救助,这种回报家乡的行为受到患者与人民的好评。小女儿晓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位教书匠,而是努力成为一位科研型、学者型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学子,她的课题研究获广东省2012年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2015年入选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名教师。她的多名学生考取清华、北大、哈佛、剑桥等名校。好学、自强的好家风也让她的孙辈们不敢懈怠,外孙女本科考取复旦大学美术系,现在英国伦敦大学读研究生,外孙子自北师大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毕业后,进一步考取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读研究生,孙子刚考取重点大学,孙女还在读小学,是位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孙辈都还在求学阶段,他们学业上积极进取,从小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她很欣慰。以上的故事就是对刘启屏老人的家风最生动的诠释。